<object id="odkuo"><sup id="odkuo"></sup></object>
        <strike id="odkuo"><video id="odkuo"></video></strike>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紀檢監察 → 上級精神

          把握制度建設的根本原則

          發布時間:2017/10/16    信息來源: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很重要的一條是要深刻理解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準確把握制度建設的原則和方向,把五年來管黨治黨的思路舉措總結固化為科學管用的制度,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勇氣、更大的氣力把全面從嚴治黨抓緊抓好。
            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必須尊崇黨章、依規治黨,讓制度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加強黨的領導,是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根本方向和基本原則。要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是黨的領導,任何一項制度都要有利于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我們是擁有8900多萬黨員、440多萬個黨組織的執政黨,要維護黨的集中統一、探索實現自我凈化的有效途徑,必須通過扎緊黨規黨紀的籠子,提高管黨治黨的制度化水平,實現思想建黨、制度治黨相統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全面從嚴治黨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做好“破”和“立”這篇大文章,把中央要求、群眾期盼、實踐需要和新鮮經驗結合起來,梳理、歸納、提煉、總結,制定修訂了80多部黨內法規,為從根本上扭轉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狀況提供了制度保障。
            改革的本質是組織和制度創新,制度創新的重要原則就是要堅持實踐探索在前,總結提煉在后。組織創新的實踐和制度建設緊密相連,實踐是制定規則的前提,離開了豐富的實踐基礎,制度就會脫離實際,難以立得住、行得通;沒有制度的規范和指導,實踐探索就難以持久深入、難以推廣復制。體制機制變革不會一朝一夕完成,制度建設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應堅持問題導向,體現階段性特征,抓住當前的主要矛盾和最突出的問題。有的制度之所以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制定得太快,缺乏實踐基礎和細節支撐,針對性不強,結果放之四海皆不準,致使制度的權威性嚴肅性大打折扣。沒有體制機制創新,不經過反復實踐,制度創新就是一句空話。立規修規講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沒有干充分就不要急于制度化。制定制度應當從提出工作要求入手,先在一定范圍試驗,在實踐中深化認識,不斷探索完善,等條件比較成熟、各方形成共識后,再總結提煉固化成制度。任何一個規則既是對前一階段實踐探索的經驗總結,也是新實踐的開啟。當新的實踐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要上升為理性認識,使制度與時俱進,實現又一次升華,這就是制度建設的螺旋式上升。
            黨章黨規是管黨治黨建設黨的重要法寶。戰勝黨面臨的風險挑戰,離不開制度創新。制度建設要為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服務,以改革創新精神和實事求是作風,把制度建設貫穿于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始終,讓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


          上一篇: 王岐山在全國紀檢監察      下一篇: 習近平:振奮精神 砥

          【打印】   【關閉】

          日本国产网曝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