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夏高峰期來臨之際,多地電網深挖需求側響應潛力。目前,國網經營區有24個省份出臺了需求響應政策。業內人士一致認為,通過一系列措施優化電力需求側管理,可保障迎峰度夏期間電力可靠供應和供需平衡。
伴隨電力需求側響應的深入探索,廣大電力用戶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正不斷提高。
《中國能源報》記者近日了解到,今年迎峰度夏高峰期來臨之際,多地電網深挖需求側響應潛力,確保電網穩定和電力供應安全。目前,國網經營區有24個省份出臺了需求響應政策。
業內人士一致認為,通過一系列措施優化電力需求側管理,可保障迎峰度夏期間電力可靠供應和供需平衡。
響應范圍不斷擴大
近年來,國家及地方層面相繼出臺電力需求側相關政策文件,政策體系不斷完善。2023年,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出臺《電力負荷管理辦法(2023年版)》《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2023年版)》,為各地開展需求響應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據。
“需求響應實施范圍不斷擴大,響應能力逐步提升?!眹W能源研究院經濟與能源供需研究所研究員姚力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4年起,上海、江蘇、天津、浙江等?。ㄊ校╆懤m開展需求響應?!邦A計到2025年,各省需求響應能力將達到當地最大歷史用電負荷的3%—5%?!?/span>
《中國能源報》記者注意到,各地當前正持續優化響應機制。浙江、安徽、四川等省份建立需求響應“容量補貼+響應補貼”兩部制補償機制,有效提升用戶參與積極性;江蘇最早構建自閉環尖峰電價機制,明確收取尖峰電費全部用于需求響應激勵。
其中,浙江的需求側響應政策值得關注。該省2018年試點開展需求響應工作,2021年進一步豐富至全時間尺度響應類型,2023年首次納入空調負荷、移峰填谷等措施。近期發布的《2024年浙江省迎峰度夏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在往年“基礎動作”上進行了升級,電力需求側管理新增集中檢修,即用戶通過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將設備檢修時段調整至迎峰度夏電力供需緊張時期,實現錯峰檢修,有效緩解電網供需壓力。
“我們廠原本計劃今年5月開始分批次檢修設備,持續大概1個月?!本S達紙業(浙江)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剛好有集中檢修政策,我們愿意將檢修調整至在7月中旬?!?/span>
此外,浙江金華市還明確全年度的移峰填谷、空調負荷管理、需求響應和儲能頂峰等負荷管理工作,預計將安排3000萬元的補貼資金池,用于各項負荷管理措施補貼。浙江麗水市針對各區縣經濟發展特點和用戶畫像特征,出臺覆蓋全域的“一縣一策”縣級負荷管理補貼辦法。截至目前,浙江所有地市均已出臺各類型負荷響應方式的補貼政策。
積極落實好響應資源池
《中國能源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各地電網企業近期已開始組織啟動需求側響應申報工作,引導用戶主動錯峰避峰。電網企業拓展調節需求響應資源,已成為迎峰度夏工作中的重要抓手。
目前,國網浙江電力正通過優化負荷響應模式、完善激勵機制等方式,提前謀劃需求側管理工作,保障迎峰度夏期間電力可靠供應。截至目前,浙江出臺各類型電力需求側管理政策已實現地市全覆蓋。
河北省保定供電公司電力調控中心副主任王光華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迎峰度夏電力保供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我們促請保定市發改委印發《保定市2024年電力負荷管理工作方案》,拓展需求響應資源池建設,優先將景觀照明、施工用電、農業排灌等可調節、可轉移負荷納入節約用電,拓展需求響應資源池工商業用戶2352戶?!?/span>
國網寧夏電力在落實需求響應保障時,擴大了虛擬電廠等可調節負荷資源規模、豐富資源聚合類型,確保需求側資源調節能力80萬千瓦以上。同時,發揮儲能保供作用,推動最大調節能力達到300萬千瓦以上、晚峰連續頂峰能力達到160萬千瓦,保障儲能資源“能用盡用”。
國網陜西電力今年持續擴大需求響應資源池,完成450萬千瓦資源簽約,嚴格按照最大負荷30%編制迎峰度夏用電方案。此外,對重點用戶開展專項可調節負荷資源規模動態核查,深化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建設應用,“一戶一冊”滾動梳理“兩高”行業用戶,規范負荷管理措施,啟動實施流程,做好負荷分級分類分層管理,確保負荷管理措施精準落地。
“我們已全力做好需求側市場化響應組織工作,構建800萬千瓦負荷調節資源庫?!眹W四川電力相關負責人向《中國能源報》記者介紹,該公司利用“網上國網”“綠色國網”推送能效賬單和節能診斷服務,引導工商業企業節能降耗?!巴瑫r,倡議全民節約用電、科學用電,開展公司辦公樓和員工節電示范行動、居民‘e起節電’活動,形成全社會良好節能風尚?!?/span>
據了解,國網四川電力通過大力實行“供電+能效”服務,加快重點企業用能數據采集,形成能效分析報告,不斷提升能效診斷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同時,該公司制定“一企一策”能源管理方案,與企業共同探索更加科學的能源使用方式,提升企業用電需求側響應能力,實現精準控荷。
創新響應商業模式
如何進一步完善電力需求側響應?姚力表示,一是完善需求響應補貼資金疏導機制,建立健全需求響應資金長效渠道;二是擴大參與需求響應的用戶類型和規模,鼓勵新型儲能、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空調負荷等主體參與需求響應;三是促進需求響應與電力市場有序銜接、高效協同,提高需求響應的市場化程度;四是探索創新需求響應商業模式,培育負荷聚合商和虛擬電廠。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創新需求響應商業模式在電力市場中正變得日益重要。隨著電改深入推進,電力需求響應正走向市場化。以國網山東電力為例,該公司首次在國內建立了適應電力現貨市場的“雙導向、雙市場”需求響應機制,即采用系統導向的緊急型需求響應和價格導向的經濟型需求響應模式。據了解,這種模式平衡了政府、電網公司、發電企業、售電公司、電力用戶等各參與方的需求及利益,逐步建立了多方共贏的商業模式。此外,江蘇、上海等省市也在不斷創新探索需求響應機制。
姚力認為,近年來,受極端天氣、空調保有量增加等因素影響,空調負荷屢創新高,對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造成巨大挑戰?!翱梢灾攸c挖掘設備容量大、調節技術路線成熟的工商業空調的調節潛力,建立健全空調負荷聚合參與需求響應的機制,推動空調負荷通過市場手段常態化、規?;瘏⑴c電網運行調節?!?/span>
上一篇: 砥礪革命精神 傳承紅 下一篇: 北京市:推動綠色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