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以來,中國能源高質量發展之路已走過十年。遵循“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的戰略要求,中國在過去十年中以互利共贏為基本原則,廣泛開展了能源領域國際合作,在深度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同時,保障了國內能源的安全穩定供給。著眼未來,中國應立足能源國際合作取得的現有成果,厘清能源合作過程中的不足與挑戰,明確國際合作在新型能源系統中的戰略定位與作用,以構筑更加開放而穩定的能源國際合作體系。
十年能源國際合作成果
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布局下,中國積極開展能源貿易和投資合作,并借助“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深化與沿線國家的能源合作伙伴關系,能源安全水平顯著提高。近年來,中國與俄羅斯、蒙古、澳大利亞等國積極開展煤炭貿易,保障國內煤炭的穩定供應和促進用煤企業成本優化。中國投資建設的中緬油氣管道、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陸續投產使用,有效緩解了中國多個省份和地區油氣供應的緊張局面,帶動了緬甸的當地經濟發展,也深化了與俄羅斯的全面能源合作伙伴關系。經過多年的探索,中國已形成了穩定的海上油氣運輸通道,在中東、非洲、美洲、歐洲等地區的超過28個國家建立了貿易營銷網絡,資源配置能力不斷提升,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不斷擴大,有力地保障了國內油氣需求。
在清潔能源方面,中國在近十年間取得了令全球矚目的成果。風電、光伏行業突破了核心技術瓶頸,并增強了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和光伏產品出口國之一。目前,中國已在風電和光伏領域與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合作,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中國不斷推動全球清潔能源轉型,對海外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規模不斷提高,并在菲律賓、巴西、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投資運營電力能源網絡,在國際能源領域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在交流合作機制方面,中國政府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構建高質量能源國際合作體系。十年間,中國先后與9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建立了政府間能源合作機制,中國—東盟、中國—阿盟等多個區域能源合作平臺運營取得了顯著成效,開展了一系列海上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課題研究。同時,中國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中國與國際能源署、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在機制建設、項目研究等方面也持續開展了諸多務實合作。中美、中歐之間在過去就建立了中美能源政策對話、中歐能源對話等交流機制,盡管近年來國際關系日趨復雜,依然能夠持續通過多種方式促進能源領域的交流,在分歧中求同存異。2023年11月,中美發布《陽光之鄉聲明》,在推動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重啟中美能效論壇、重啟雙邊能源政策和戰略對話等重要事項上達成共識。中德的能源轉型研究項目、中丹的《加強中丹清潔能源伙伴關系的諒解備忘錄》等都是國際合作的典范。另外,盡管一些國家層面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暫時停滯,但地方政府、企業、能源與環保組織間的合作交流活動依然以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保持了能源合作的延續性,例如江蘇與加州、廣州與洛杉磯的能源交流合作活動,以及民間開展的一些能源企業合作論壇、清潔能源發展的國際會議等。
能源國際合作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總體來說,在能源國際合作深入推進的過程中,能源高質量發展成效逐步顯現,但仍存在不足之處,并面臨諸多挑戰。首先,受地緣政治和國際能源市場不完全競爭影響,石油和天然氣進口渠道仍存在安全風險。中國石油和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較高,因此,提高油氣進口渠道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是保障中國能源安全的關鍵。目前,中國油氣進口極度依賴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等重要航道,從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三國進口的石油占比近45%,從土庫曼斯坦、俄羅斯和澳大利亞三國進口的天然氣占比近60%。在國際局勢愈發復雜的大背景下,集中化分布的進口渠道存在安全風險。其次,中國新能源相關產業面臨更加嚴峻的貿易形勢,國內相關企業陷入價格戰“泥潭”,出現過度競爭、價格與成本倒掛等問題。近年來,除了反傾銷與反規避、關稅提高等傳統貿易壁壘外,“碳排放足跡”“禁止強迫勞動”等新式貿易壁壘在不斷增加,極大影響了產品的出口,中國還被一些國家貼上“產能過?!钡臉撕?。實際上,近年來中國新能源制造業經歷產業周期導致的激烈競爭,形成了產品質量和價格的全球競爭力顯著優勢,可以為全球新能源發展提供物美價廉的技術和裝備。然而,在出口增長可能受地緣政治影響的背景下,如何保持高質量發展是風電光伏行業在下一階段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最后,受合作國家經濟、法律制度健全度和穩定性影響,能源項目投資或技術服務輸出存在一定的國別風險。例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中國能源投資建設的主要地區,大都是中低收入、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的國家。一些國家存在政權更迭、經濟波動等風險,配套的營商環境和市場機制也都不完善,如何助力合作國家的機制完善并有效防范項目經濟風險,也是下一步能源國際合作需要重點關注的議題。
回顧過往十年中國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征程,能源國際合作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能源國際合作,中國有效利用了國際資源,提高了國內能源安全水平,促進了合作雙方社會經濟發展,為全球能源與氣候治理做出了貢獻。在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的過程中,能源國際合作也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第一,能源國際合作可以是推動煤炭轉型的外部助力。煤電系統是中國能源系統轉型的“壓艙石”,在極大程度上保障了中國電力供給安全。在新型能源系統建設的過程中,煤電的靈活性改造是重要環節,通過能源國際技術合作有助于加快完成煤炭靈活性改造和清潔化轉型;第二,能源國際合作是保障國內油氣供給的關鍵抓手。受限于資源稟賦,中國油氣資源相對匱乏,油氣資源供給主要依靠海外進口。通過全面開放的能源國際合作,中國與油氣資源優勢國家建立了貿易合作伙伴關系,有助于緩解國內油氣供應問題,支持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第三,能源國際合作是提高中國在新能源領域影響力的重要途徑。隨著國內新能源產業的迅速發展,新能源產品成為中國外貿出口的新名片。中國不斷深化清潔能源貿易、投資和技術合作,積極參與能源國際標準制定,在風電、光伏、儲能、電網等領域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為全球能源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建設貢獻力量。
未來能源國際合作的重點方向
下一階段,中國需要立足現有能源合作網絡,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強化能源安全體系建設。
第一,以能源安全為立足點,分類開展多元化合作。完善中國與中東國家能源合作機制,借助“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中國與中東國家安全共贏發展。深化中國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伙伴關系,保持中俄油氣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和中緬油氣管道等項目穩定運營,穩定國內油氣供應基本盤。積極探索巴基斯坦瓜爾達港、泰國克拉運河發展潛力,緩解對單一航線的深度依賴,以規避地緣政治變化帶來的能源安全風險。深化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能源對話機制,堅守多邊主義,維護國際能源市場穩定,確保國際能源通道安全,在清潔能源、能效等保障能源安全技術研發應用與體制機制改革方面繼續開展務實合作。
第二,以新能源產業為重點,拓展國際能源全產業鏈合作。發揮中國新能源產業鏈優勢,加快從產品貿易向提供更多價值的服務方案轉變,賦能全球可再生能源加快發展。積極探索“一帶一路”沿線中東、東南亞、中亞、非洲等區域的新能源產品市場,完善清潔能源投資政策和海外能源投資標準,立足優勢技術和產品向上下游產業鏈拓展,開展全方位、多種類的新能源產品貿易、能源服務和產業投資合作。在帶動東道國就業和經濟發展的同時,助力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解決。主動應對歐美國家的投資與貿易壁壘,積極參與綠電綠證、碳足跡等國際標準制定與互認,促進新能源產業鏈的自由投資與貿易。進一步拓寬第三方市場的合作范圍和模式,優化新能源產業分工,引導更多的跨國企業、國際金融機構聯合開拓第三方市場。
第三,以共商共享為原則,完善多元化合作交流機制。加強政府間政策交流與合作意向溝通,積極參與能源轉型、氣候變化談判,進一步發揮現有政府間合作機制和平臺作用,加強合作規劃的頂層設計,營造透明和穩定的市場環境,引導地方政府、企業、研究機構開展深層次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推動能源國際合作向地方政府層面延展,國內外一些城市和地區在能源稟賦和轉型路徑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互補性,可以通過“結對子”的形式為能源國際合作提供更具象的框架和機會。推廣和深化諸如江蘇與美國加州、四川瀘州市與哥倫比亞錫巴特市等地方政府間的合作模式,通過合作備忘錄、研討會、能力建設和試點示范項目合作等形式,促進城市之間開展更加務實的綠色能源發展、氣候環境、極端天氣下能源保障等方面合作。除政府間合作外,鼓勵在能源轉型、氣候變化等話題上開展更多的非政府間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企業合作、學術研究和研討等國際交往活動,加深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分享能源轉型、市場建設等多方面的經驗和建議,促進項目落地,為能源國際合作提供助力。
上一篇: 國家電網新任總經理公 下一篇: 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